辭典檢視
⚠本典收錄古今用語,適用於語文研究者,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建議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 注 音 漢語拼音 釋
⚠本典收錄古今用語,適用於語文研究者,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建議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
注 音
漢語拼音
釋 義
小中大列 印
意見回饋
字 詞
攀
[手部-15畫-共19畫]
注 音
ㄆㄢ
漢語拼音
pān
釋 義
動
抓住物體往上爬。如:「攀登」、「攀爬」、「攀樹」。《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依附。如:「高攀」。《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有如太后宮車即晏駕,大王尚誰攀乎?」《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牽連、牽扯。如:「誣攀」、「攀扯」、「攀供」。《三國演義》第一○○回:「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摘、折。如:「攀折」。唐.李白〈江夏送張丞〉詩:「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