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提及生死,许多人忌讳。更忌讳“死”。其实,谈论生死,应当首先搞清一个主语问题:谁生?谁死?这个谁,就是我们自己。如果说“谁”就是“我”,那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几千年来人文哲学的最高深、最源头的问题。日后,本编辑将予以系统阐述。首先先躬读圣贤老子的观点。

诸家释义

关于对生死的解释,在百度上可查阅到以下几条:

1.指生存和死亡;生和死;生或死:~关头∣~与共∣同~,共患难∣~攸关的问题。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荀子·礼论》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唐·白居易《梦裴相公》诗
“生死无暇,荣哀兼备。”——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生死理难违,立身须不苟。”——清·田兰芳《答仲方(袁可立孙)用元韵》
“今天离开,你们无论生死,就永远不要见我了。”——曹禺《雷雨》第四幕
2.预言命运的: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簿上早就注定的。
3.指同生共死,形容情谊极深:~弟兄∣~之交。
4.偏指死。
“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韩非子·解老》陈奇猷集释引王先慎曰:“谓能死节。”
“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采录,生死为荣。”——唐·蒋防《霍小玉传》
5.偏指生;永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生。
“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某)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6.用以表示坚决。犹死活。
“于是,(月娘)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我当初说要那样写,才好做帐,你生死不依从嘛!”——克非《春潮急》三十
7.使生或死。
“迦斯还,可汗等出劳,皆俯伏言废立状,唯大相生死之。”——《新唐书·回鹘传上》
“秦汉之时,郡守县令之权极重,虽一令之微,能生死人。”——宋·洪迈《容斋三笔·秦汉重县令客》
8.特指使人死而复生。
“且天朝已擒我,不即诛复释还,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清·昭连《啸亭杂录·信勇公》
9.谓视如生死大事。
“(某之父)捐赀让产,视财贿如毫毛;排难解纷,以然诺为生死。”——清·钱谦益《父克济加赠中大夫太仆寺卿》
10.谓相互间彼生我死,不可调和。
“刚才在山上碰见的正是他的生死的敌人。”——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
11.佛教谓流转轮回。后道教亦用之。
“生者,生死也。人在生死,莫不浪滞于三世,飘萦于九止,绸缪八缚者也。”——晋·道安《〈本欲生经〉序》
“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枉生死,悉曾为亲族。”——《法苑珠林》卷八一
“弟子蒙我师度脱,超离生死。”——《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凡人的生死观

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

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老子好友秦佚的生死观

   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老子高论生死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