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郑伟达—一起圆梦
国内

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郑伟达

公告 2015-11-15
1015

郑伟达现任职务【视频

农工党中央委员
福建省政协委员
农工党福建省委常委
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郑桓公源流文化研究会会长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郑伟达,出生于中医世家,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
 在三十多年医疗实践中,郑伟达教授注重整体治疗,讲究辩证论治,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防治,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先进理念,总结并创立了“治癌新十论”和“四位一体抗癌疗法”,为众多患者解除疾苦。发明了国家级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国药准字Z—20063914)、“参灵胶囊”、“甘芫逐水胶囊”等十六种系列药物,并获得了国家众多奖项和专利,得到了吴阶平、王永炎、吴孟超、陈可冀、张伯礼、程莘农等院士的肯定和推介。其中“慈丹胶囊”在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已正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郑伟达自幼承继祖传、秉受师训,在中医世家的氛围里长大。耳濡目染中,他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的内心深处得到的就是济世活人的人生宗旨,因此养成了酷爱中医的秉性。
由于耳闻目睹了乡村民众缺医少药所遭受的痛苦,自那时起他就立下了“为民解苦学医科,精益求精不贪多,通古博今勤奋学,医道神术胜华佗”的誓言。他要行医济世,为民除病。以其“求医立志明,奉献为人民。克己无私念,终生学杏林。”的目标来激励自己,矢志从医。求学期间,常于课余阅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本草纲目》、《内科学》、《肿瘤学》、《方剂学》等古今医学着作。
 大学毕业后,掌握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渴望学到更多知识的他,又先后向全国各地30多位着名老中医拜师学艺、求知取经。这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和着名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他跟随临证,详记医案,随访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日久,他诊治各种疑难杂病详加研讨,探其诊治规律,斟酌有效处方,做到临证之时有法可循,有方可施。
研发国药 “慈丹”,矢志中医抗肿瘤事业

 1992年,在福州市科委支持下,郑伟达教授创办了“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机构既设,他就瞄准了目标,由他的恩师、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担任总顾问的一个伟大项目开始了,他的团队踏上了研制抗癌新药“慈丹胶囊”的漫长征程。郑伟达教授吸取祖国医学精华,运用中医抗癌理论,经过反复论证,不断的推敲,经过长达7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根据祖上验方结合现代科技,最终研制成功国家级广谱抗癌新药 “慈丹胶囊”。
 古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反映出遣方用药对治疗效果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委实,历代名医的特色,无不体现在其用药处方之中。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郑伟达教授集临床经验之精华,参与现代医学研究之成果,熔理法方药于一炉,采用中医扶正祛邪的组方原则,终于制成国药“慈丹胶囊”。此药在北京东直门医院及全国七大医院作二期临床试验时表明,单独使用本品稳定率为72.8%,与化疗联合应用总体有效率高达87%,且对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和白细胞减少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就这样,经过数年严格的临床验证和全国新药评审委员会近乎苛刻的审查,“慈丹胶囊”终于在199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认定为为数不多的“准”字号国药。
 这个国家级抗癌新药一经问世,殊荣接踵而至。荣获了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全国发明金奖、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健康报》、《中国医药报》等全国三百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郑伟达教授在防癌抗癌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党和政府对他在肿瘤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
郑伟达科研成果

郑伟达教授不仅注重临床,更关注科技创新,在三十年的临床中,其科研成果不断创新,具体如下:
1998年3月,其自主研发的慈丹胶囊获得国家新药证书;
2000年4月,参灵胶囊获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号;
2001年11月,慈丹胶囊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5年11月,郑伟达教授研制发明的参灵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7年3月14日郑伟达教授发明的症痛康颗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7年3月14日郑伟达教授发明的壮骨颗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7年3月14日郑伟达教授发明的龙鹤丹颗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5年1月,慈丹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7年1月,郑伟达教授发明的甘芫逐水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6年,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获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7年,参灵胶囊减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8年,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年,甘芫逐水胶囊治疗癌性胸腹水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8年,肝癌门静脉癌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慈丹胶囊对其分化诱导的代谢组学研究列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011年,与吴孟超院士一同申报国家十二五课题
郑伟达学术着作
作为着名的中医肿瘤专家,郑教授以其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多年的研究、实践经验,先后出版了19本着作:
1993年6月,《中医治疗肿瘤经验》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6年6月,《八名方临床应用》中文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6年6月,《疑难杂病中医治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1998年8月,《肿瘤的中医防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00年11月,《抗衰益寿妙诀》由华龄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伟达慈丹治癌之光》由华龄出版社出版
2003年6月,《新瘟疫论治——谈“非典”的防治》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前列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3年12月,《慈丹集》由福建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4年3月,《养生药膳集萃》由华龄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郑伟达中医治疗学》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7年5月,《郑伟达医文集》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7年7月,《郑伟达医论集》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8年,《Eight Essential Classical Formulae》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八名方临床应用》英文版)
2009年1月,《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9年8月,《郑伟达诗词选集》由福建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9年11月,《肿瘤的中医治疗》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年,《处世心语》由福建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9月,《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创立“四位一体”疗法,获院士、专家肯定

   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郑伟达教授悟出了肿瘤治疗是战略问题,而不仅是战术,要改变思想观念,抛弃以往只见肿瘤不见人的以“瘤”为中心的治疗原则,而应以“人”为本,科学抗癌,临床上应以“疗”为主,兼以“治”之。要明确治疗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不是仅仅把肿瘤切除了事。只要把瘤体控制住,不危害人的生存质量,人瘤共存更具明智之举。因此,他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见识的 “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治癌理念。作用此理念的核心疗法,就是“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
   追溯一下,其实早在2004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1世纪传统中医药防治肿瘤战略论坛”上,他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带瘤生存"”新的防治肿瘤的学术思想。得到了以吴阶平、吴孟超、陈可冀、程莘农等院士等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而且,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中、西医专家所接受。
   “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治疗肿瘤的认识是,心疗是起决定性作用,药疗起关键性作用,食疗起重要性作用,体疗起积极性作用。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病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燥湿十大方面。因此,治肿瘤要“以人为本,科学治癌”。且当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方能屡起沉疴。
   除此之外,他还对其它大众疾病提出自己的治疗见解。非典时期,他谏书总理,推荐中医防治非典的方法与措施,建议很快便得到了认同和批示。
   跻身政协,献计大众.成为名医之后的郑伟达教授,不仅继续济世救人,还积极为我国卫生医药事业尤其是中医药的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政协委员的郑伟达教授,先后发表政协提案一百多条,内容涉及:一、中医药的产业、人才、科研、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方面;二、农民医保、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三农问题”;三、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言等等。这些提案都是当今医疗领域和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得到上至中央下至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来函回复,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他所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医事业发展,让中医为更多的人服务。
由于郑伟达教授在中医药界的杰出贡献,2008年3月,他又当选为农工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医者,济世救人是职责;作为一名中央委员,为人民解决困难是责任。郑伟达教授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之重,他将一如既往地在中医药的路上不断创新,并继续参政议政,为我国卫生事业的进步做贡献!
   诗人情怀 公益事业没见过郑伟达的人可能想不到,他这位悬壶济世的医道大儒,竟然还是一位诗人。因为很早的时候,他就以横溢的诗华而加入了中国诗词协会,成为诗坛耕耘不辍的一位才子。
正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委员会副主任晨崧所言:郑伟达教授自己讲无意做诗人,可他却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首先是个医生,是治疗肿瘤的专家;他又是福建省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要参加频繁的政事活动;在悬壶议政的间隙,他就写诗。他的诗,大多是在休息的时候、或者旅途上写出来的。现实中,无论何事何物何人,他都可以入诗,其成诗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是一般诗人难以企及的。他的诗来自现实,发自肺腑,是真情的流露。读他的诗,会觉得有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会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诗言志,诗抒情,从这个角度说,郑伟达教授才是真正的诗人。读郑伟达的诗作,可以看出他立志、奋斗、成功的不平凡历程。
   既然如此,那么,郑伟达遇到开心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出诗来,遇到值得纪念的事情时更是诗情勃发。比如,在2007年的6月3日,在他担任农工党福建省委员时,就激情澎湃地吟出了《荣任农工党福建省委有感》的诗篇:
   心怀报国党恩深,重任荣膺感悃。传继中医开大业,弘扬国粹豁胸襟。立德建言应倾责,解困排忧更尽心。职责法规应记取,为民执政是良箴。
另一方面,中医药学内涵丰富,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一些医家常常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表达自己研究中医药学的成果和临床经验,郑伟达教授就兼承了这一传统,常把自己敏捷的才思付诸于诗词歌赋中,他的《慈丹集》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
这是一个对生命和人生充满激情的人,他除了具有诗人的情怀外,更有热爱社会公益的胸襟。他不忘中医前辈的教导和帮助,更不忘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关怀,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体现了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惜慷慨解囊的高尚胸襟。
   1998年,为防洪抗灾他义不容辞捐赠人民币10万元;同年8月1日正值庆祝“八一建军节”之际,他再次捐献巨资,成功地协办了福建省98年八一建军节大型文艺晚会。2000年10月份,为了配合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斗争行动,他赞助了人民币20万元,协助公安部刑侦局、宣传局拍摄10集大型纪实电视连续剧《苍天有泪》。2002年8月,捐助西藏地区林芝幼儿园,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好评。2003年5月,在福建省统战系统各界人士支援防治“非典”大会上,捐10万元药品用于防治“非典”。
   由于郑伟达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取得的丰硕功绩,2004年5月,他被“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论坛暨热心公益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邀为佳宾。
   科研成果取得的辉煌,使中医药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魅力,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的企业的坚实运作,使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么几点:一、不论是做人还是行医,人有多好,事业就有多好,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眼光看的多远,事业就有多久;二、中医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承载力,具有广泛的包容性、高度的代表性、灵活的适应性、深邃的思想性、多维的方法性和时代的前瞻性,是历久弥新的一门技术。因此他希冀党和政府切实重视中医药在新世纪的发展,而他们呢,就是要一定做好“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的工作,并愿与同道们一起加以创新,勇攀医学科学高峰,为振兴中医药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进!

网友评论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X
QQ登录
非QQ登录

最新评论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圆梦官网- 京ICP备15034914号
联合主办:圆梦网公益基金会、大学府基金、大学府奖学金管委会

公益项目合作404201783#qq.com(#改成@)    媒体合作800city#126.com(#改成@)    发起求助404201783#qq.com(#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