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仔:做公益会上瘾
林鸿章自称“HONE仔”。“hone”意为“磨刀石”,寓意他愿奉献自己,服务社会。
中大学生林鸿章西藏支教争取援藏基金超200万元 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如果你没有真心付出过,绝对不会感受到一个智障孩子向你微笑时带来的那种欣喜;如果你没有拥抱过一个农民工肮脏的身躯,你无法感受到那种生活的辛酸和迫切想改变现状的决心;如果你没有和留守儿童相处过,你也不会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和内心的想法。
做公益是会上瘾的。”
中大“HONE仔”
不久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林鸿章荣获 “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这是全国志愿服务领域个人的最高奖项。
这个戴着眼镜的家伙,自称“HONE仔”,这与他的昵称“鸿仔”谐音,同时“hone”为“磨刀石”意思,寓意自己愿奉献自己,服务社会。在西藏支教一年期间,他带领团队向社会各界争取援藏基金超过200万元,同时筹集助学款74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388名。他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领域,组织开展过超过200个公益项目,服务时数累计达6285小时。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他服务时数长达626天,被誉为“服务亚运时间最长的大学生志愿者”。
西藏支教:
带来医务室和幸福厨房
2011年本科毕业后,获得保研资格的林鸿章休学一年,担任中山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兼西藏分队队长,在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支教一年,担任高一5个班的地理老师。
西藏气候艰苦,一次班上一学生急性肠胃炎,呕吐不止,林鸿章马上骑车送她去医院。可是,刚骑出100米的时候,由于高原缺氧,他早已气喘吁吁,但他仍坚持骑行,等他们到医院时,林鸿章已瘫坐在医院长椅上。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让林鸿章有了为学校募集资金建设校医室的想法。
经过不断的努力,林鸿章带领团队一年内向社会各界争取援藏基金超过200万元,为学校带来了医务室,让孩子有了看病的好地方;带来了图书室,体育室,让孩子可以在课余世界找到乐趣,开拓视野;建起了校园围墙,校长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出事故;建起了饮水工程,净水工程,解决了孩子的用水困难。此外,林鸿章还冒着塌方、泥石流,暴雨等危险,多次走进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墨脱,为背崩乡小学搭起了幸福厨房。
在西藏支教期间,一有机会,林鸿章总会下乡走访。有一次在米瑞乡,发现一个孤儿,名字为西洛次仁,从小父母过世,患有小儿麻痹症而导致残疾,丧失了正常的行走能力,由哥哥养大。西洛次仁渴望知识,想要上学,可上学的费用早已超出了哥哥的能力。林鸿章和同伴知道西洛次仁的困难后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社会,并为他找到了资助人,终于圆了他的读书梦。在林鸿章的支教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托起西部的希望”“一帮一”助学项目,“一对一”助学项目,“彩虹计划”等助学项目,共筹集助学款74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388名,包括16名大学生,179名高中生,193名初中生。
公益之星:
生日凌晨收到“暖暖”祝福
林鸿章时时刻刻都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是中山大学的公益之星。中大“HONE仔”是中山大学公益事业里一个熟悉的名字,“HONE仔”既与林鸿章的昵称“鸿仔”谐音,同时“hone”为“磨刀石”意思,寓意自己愿奉献自己,服务社会。
大学期间,林鸿章担任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组织开展了多达170多个公益项目,直接帮助过约30000人次。
他组织超过80名大学生到广东贫困地区支教,帮助超过1500名贫困中小学生。2009年,林鸿章去怀集支教,支教回来后的第三个月刚好是林鸿章的生日。那天凌晨,电话突然响起,林鸿章刚刚接起,电话那头便传来梁静茹的《暖暖》,原来是林鸿章支教的一群学生聚集在一家有电话的同学家给他打来“祝福”。“农村一般10点就全都睡觉了”,一个小小的电话,至今回忆起来还是让林鸿章回味无穷,正是这一次次的感动让林鸿章希望“能做点,就多做点”。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