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公益人、媒体人:新环境下的公益新契机—一起圆梦
国内

学者、公益人、媒体人:新环境下的公益新契机

要闻 2013-03-07
873

2012年的中国公益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历史环境。政策层面:“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中央财政持续使用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行业层面:创新竞赛火热,通过在中国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慈善博览会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针对公益执行层面的《志愿记录服务办法》等也进一步对公益操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引……新环境带来了哪些行业化的新契机,学者、公益人、媒体人均有话说。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新环境带来新资金、新需求、新工具、新人才

所谓“新”就是变化。从大环境上讲,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同时有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后果,比如环境污染。当下,整个社会开始反思,不应该单一追求经济价值。公众意识已经发生转变,这对公益领域来讲是一个大的利好。另外,政府也愈发重视公益慈善的力量,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资金支持上,都有一些让人乐观的表现。

环境的变化带来新契机,影响公益要素发生改变。第一是新资金。以前社会组织感觉“政府购买”很遥远,现在,中央政府已连续两年每年拿出2个亿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预计规模还会继续扩大。第二是新需求。现代社会的新需求变化给公益组织提供了新的机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经凸显并且会越来越突出;再如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再有大病救助,最近两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大病救助项目。第三是新工具。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互联网,它为原来不可能的公益模式或渠道提供了无限可能。最后一个是新人才。随着“80后”、“90后”的陆续加入,我感觉到他们比前辈们受到的经济压力更小,有机会有条件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职业,为公益领域带来新的力量。

新环境和新契机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能不能把握这些好的环境和契机,取决于机构和这个行业的每个人,让自己变得更专业,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

“有罪推定式的批判不是中国公益事业的良药”

对于公益领域来讲,新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环境,一是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是越来越向好的,政府逐步出台各种有益于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舆论环境则是全新的,对公益机构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公益机构和媒体的关系有点儿像水和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机构和媒体的互动良好,对公益项目的传播、公益事业发展的推动来说事半功倍;但有时候关系没处理好,可能对公益机构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把公益机构比作船,可能这条船有破损,某些地方有漏洞,但我们希望把它修补好让其继续前行,而不是沉船。我希望媒体和舆论能以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心态去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之前有一个公益从业者写了一篇文章叫“有罪推定式的批判不是中国公益事业的良药”,我认同这个观点。从2010年、2011年到去年公益界出了一些丑闻,有些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一些是猜测、臆断或者是不客观的。中国公益领域的发展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时间短一些,发育程度也要低一些。这需要我们以一种建设性的心态对看待,去推动。

我用四个字概括当前中国的公益环境:喜忧参半。政策环境在逐步完善,但社会环境仍有待提升。我现在很苦恼,很多人对现代慈善、对专业慈善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就想当然地质疑、批判,认为公益里都是黑幕。你怎么做都是错的,做得再好也有人骂你,公益机构陷入这样一个陷阱。

舆论进一步理性,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这非常重要。我从“郭美美事件”之后,几乎不怎么发言,少说多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

新契机是有大量社会需求未被满足

这些年,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是上升的趋势,当然跟国际比还是相对滞后,所以我们才会有忧患意识。政策环境确实在不断优化,但是一些根本性的法律建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慈善法》出台的道路还很漫长。

舆论环境上,近几年社会对公益慈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做过一个研究,近十多年来,媒体对公益慈善的报道急剧上升,但报道质量上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从传统慈善到现代慈善,我们的环境有进步但没有根本性大的突破,整个社会对行业的认知仍存在局限。

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环境给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所谓的契机就是因为社会有大量不被满足的需求。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转型时刻,公益慈善组织、公众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新的时代希望大家用创新的方式去解决一些紧迫性的社会问题。

旅游卫视执行总裁韩国辉

“行动”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武器

年初的时候大家聚一起谈公益很有必要。大家谈到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等,并且都认为只要大家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改变。最近两年里发生了各种关于公益方面的风波,现在回头看,整个公益领域毫无疑问在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坚持努力行动是目前从业者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武器。

旅游卫视与许多公益组织和媒体都有合作,我们很乐意构建一个能够向广大观众宣传公益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传播正确的观念、正确的知识。宣传公益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旅游卫视每天必须播出十条以上的公益宣传片。

作为电视媒体,我们正在身体力行改善这个环境。而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我个人在四川认养了一头黑熊。我想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并且愿意继续做下去。只要我们坚持一路同行,公益一定充满光明。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秦朗

媒体应该呵护公益事业

我主要讲一下舆论环境。前一阵有一个朋友写了篇在儿童教育中如何使用正面语言的文章,说鼓励性语言会给儿童的心智发展带来帮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让他好好学习,整天骂他、损他、说他笨、说他不如人家和一个语言选择上有所设计、有所想法、以鼓励温暖的语言与其交流相比较,教育出的孩子哪个好哪个坏大家一目了然。如果将这个道理引入到中国公益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很容易判断。

当然,从媒体人的角度来看,监督永远是第一位的。但监督不能第一句出来的就是质疑,而且这个质疑更不能是没有事实依据、没有任何事实调查的。我们媒体对中国公益事业尤其是成长阶段的公益事业要给予更多的呵护。监督应基于事实,包括媒体人也需要用阳光温暖的内心去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舆论是一个信息场,只要正向的声音、理性的声音在舆论场保持高强度的提供,我想那些坏方面的东西不用担心,自然会沉淀。

(公益时报)


网友评论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X
QQ登录
非QQ登录

最新评论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圆梦官网- 京ICP备15034914号
联合主办:圆梦网公益基金会、大学府基金、大学府奖学金管委会

公益项目合作404201783#qq.com(#改成@)    媒体合作800city#126.com(#改成@)    发起求助404201783#qq.com(#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