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记者 杨飒 李响
没有华丽浮夸的语言,他是朴实坦诚的教授;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他是平易近人的长者;没有浮躁忙乱的生活,他是“收藏月亮”的老人。他就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振国先生。近日,记者寻访张振国先生燕北园居所,对他进行了采访。
“逼”出来的书法兴趣
张振国字翁图,被大家尊称为翁图先生。张振国出生在河北晋州的一个烈士家庭,父亲和舅舅都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了,从小便随着母亲在外祖父家生活。不识字的外祖父知识非常渴望,能背诵很多诗词歌赋。一次赶集的路上,祖孙二人偶遇一个算命先生,他预言张振国长大之后一定会特别有福气。外祖父为此非常高兴,便决定以后省吃俭用供外孙读书。如此,张振国走上了一条读书治学的道路。
当被问及如何与书法结缘的时候,张振国笑着说:“有的人说自己自幼酷爱书法,我并不这样认为。”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的书法就是老师和家长逼出来的。”张振国小学时的老师不仅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学生稍有马虎还要遭受打手板的惩罚。家长亦是对其充满期待,“后来觉得不能老挨打,所以就好好写。老师也觉得这个学生有前途就着力培养”。十三岁的他开始为全村的家庭写春联,“看到家家户户都挂着自己写的春联,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觉得书法有用,能为老百姓办事。”张振国打趣道,“不光这样,还能给家里挣工分呢。”从此他便渐渐喜欢上了书法,到了中年竟嗜书法如命。张振国把练书法比作“练气功”,他的朋友曾说做一晚上气功之后,第二天精神依然很好,他认为练字也有如此“功效”,即使通宵写字,翌日上课也一点不累。此后,每天练字成了张振国的习惯,对书法的热爱之情愈益深厚。